今天與 #烏日五光國小附設幼兒園 老師們的分享有點特別,我們直接採面對面的話題討論【學會懂得,特殊兒童就變簡單了】
今天有一個話題是假若我身為治療師到學校服務,我會採取什麼樣的服務方式,才能將教育局核發的時數達到最大的效用?
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疑惑?因為一位有需求孩子能被核發的時數,一學期約只有2~6小時不等,您沒看錯,是一個學期,很少吧!
在這麼短的時間裡,是要採取直接服務才是間接服務?
直接服務指的就是將孩子直接抽離,進行1對1的療育輔導;間接服務則是入班觀察,適時協助老師引導孩子的學習狀況。
若我今天要輕鬆結案,當然是選擇直接服務,反正我帶去隔壁教室上課,有沒有認真在上課,又到底上了什麼內容,或者是上課的技巧如何運用,身為老師的您們知道嗎?我相信大多數的專業人員不會這麼混,但是有時別忘了人性!!!
當然直接服務也有直接服務的好處,例如某個課程需要某項技巧,班上老師沒機會教導,就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,好好提升孩子的能力。
若認真起來,我會選擇間接服務,透過入班才有機會了解孩子的真實樣貌,也才有機會協助老師找到教學的盲點,更可以透過在班上與老師面對面的時間,互相討論,互相交流,互相成長,甚至也可以協助老師處理班上其他有狀況的孩子。
至於為什麼還要幫忙處理其他有狀況的孩子,並不是我雞婆,我的原因很簡單:
🤔第一個原因是,若其他也有狀況的孩子,若您不幫忙老師解決問題,試問,老師光處理這些有狀況的孩子都來不及了,還有時間可以處理您負責的案主嗎?
🤔第二個原因是,有些孩子可能是隱藏版,有些孩子可以有申請,但是時數未審核通過,就成為有需要,卻無法享受資源的另類受害者,既然來到園所,就一併在教室處理吧,也算是功德一件。
所以當我在學校進行巡迴輔導的時候,我最常做的方式有三種:
✅第一種是直接入班觀察,然後適時協助老師、或是直接在班上進行示範教學。
✅第二種是利用諮詢的時間,類似跑班的流程,每一班有狀況或是疑似狀況的孩子,都跟班老師溝通討論因應的簡易策略。
✅第三種就是老師事先就幫我集結幼兒園裡有學習狀況的孩子,我直接設計一系列的遊戲訓練課程,帶領這群孩子一起瘋,但前提是,一定要有老師隨時在旁進行討論。
治療師學校巡迴輔導的時數雖然不多,但是只要用得好,還是能發揮它最大的效用。
(圖片:在校園裡,我喜歡看孩子玩遊戲,也喜歡聽他們在聊些什麼,更喜歡融入跟他們一起玩,猜猜看孩子們在玩什麼?)
#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
#童心職能治療所
#童心語言治療所